八月 13, 2024 | 下肢部位
小腿痛、小腿內側緊蹦,夾脛症多久會好?
了解症狀避免【跑者腿】惡化成疲勞性骨折!
27歲張小姐每天都到健身房進行各種高強度間歇訓練和有氧運動。發現小腿內側1/3處出現疼痛。所幸張小姐及時就醫,只是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夾脛症、脛前疼痛。在休息施打過震波後逐漸恢復中。
熱愛健身的27歲張小姐,每天都會到健身房進行各種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和有氧運動。然而,最近她在訓練後發現自己小腿內側緊繃、1/3處出現了疼痛。原以為肌肉痠痛,但隨著疼痛不退,讓她擔心是否出現了更嚴重的問題。所幸張小姐沒有忍痛選擇及時就醫,發現只是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在休息施打過震波後逐漸恢復中。
什麼是夾脛症?
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俗稱夾脛症(Shin Splints)也稱脛前疼痛,而脛後肌屬深層肌肉觸摸不到,常無法清楚描述痛處,只會感受到小腿痛(內側1/3處),是一種常見的過度使用與運動傷害,尤其是在【重複性跳躍】或【高強度間歇訓練】後。
夾脛症的原因
- 過度使用:重複高衝擊運動,如跳躍、跑步,對脛骨施加過大壓力,導致微小骨裂和發炎。
- 過快增加運動量: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或時間會超過身體的適應能力,增加受傷風險。
- 不適當的鞋類:缺乏支撐的鞋子或穿著已磨損的運動鞋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 運動姿勢不良:不正確的運動姿勢或動作會導致小腿內側的壓力增加。
夾脛症的症狀
夾脛症號發族群
夾脛症與疲勞性骨折的比較
夾脛症加重惡化就有可能演變為疲勞性骨折
比較項目 | 夾脛症 (MTSS) | |
原因 | 過度使用、重複性高衝擊運動 | |
症狀 | 運動後的疼痛、觸痛、局部腫脹 | |
疼痛位置 | 帶狀疼痛 小腿內側沿脛骨邊緣 | 點狀痛點 常見特定點如脛骨或蹠骨 |
痛感差異 | 鈍痛 運動加重休息可緩解 | 銳痛 運動時劇烈休息後持續痛 |
高風險群 | 運動員、健身愛好者 | 運動員、軍事訓練者 |
診斷方法 | 臨床檢查和病史 | X光或MRI影像檢查 |
恢復時間 | 2~6週 | 6週~3個月 |
夾脛症的治療與預防
- 休息冰敷:避免高衝擊運動,讓受傷部位【有時間】恢復,一般數天到數週就會改善。每次可冰敷15-20分鐘,一天數次,減少腫脹和疼痛。
- 調整運動量:避免突如其來的運動強度或時間,讓身體【有時間】適應。
- 保守治療:可使用消炎止痛與進行物理治療。
- 進階治療:可嘗試體外震波、乾針治療加速恢復。
- 合適的鞋:選擇具有良好支撐和緩衝功能的運動鞋。
- 強化肌肉:加強小腿和足部的肌肉力量,以減少受傷風險。
夾脛症是運動員和健身愛好者常見的過度使用傷害,但通過適當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疼痛和避免復發。如果你有類似的症狀,請盡早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保護你的骨骼健康,讓運動更安全、更快樂。
作者 : 高逢駿 醫師
經歷 :
- 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 骨科部總醫師
-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
- 中華民國足踝醫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