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26, 2022 | 治療項目
體外震波治療
體外震波的適用對象
體外震波治療有促進組織再生、微血管增生,達到止痛的效果,針對肌筋膜發炎如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足底筋膜炎等、骨組織受傷如骨折癒合不全、甚至股骨頭壞死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VNFH等的毛病都相當有效。
體外震波的原理
- 神經傳導的調節與鈍化︰當正壓衝擊波的能量直接衝擊受損的組織時,能刺激神經軸突及受體,產生即時的止痛效果,原理和使用交叉干擾電流大致相同(閘門控制理論)。衝擊波也可以使身體內產生內啡呔(Endorphine)等止痛物質,達到長時間的止痛效果。
- 局部組織結構的破壞及再生︰這些正壓波能量波直接撞擊組織時,可重新引致一些輕微的發炎症狀。這樣可刺激腦部重新認知該患部的毛病,繼而傳輸所需要的養份到該患處,重新啟動自我修復的過程。當下也可刺激新生血管生長因子,增進新血管形成 (neovascularization),進而改善血液循環,讓組織再生在細胞層級則因為衝擊波的刺激,加速新陳代謝,促使細胞產生壓力纖維,以及改變細胞膜的滲透程度。後兩者可加快細胞吸取養份的速度,加速痊癒過程 。
- 負壓氣化泡的衝擊︰因衝擊波的負壓部份會使局部的壓力下降,形成氣化泡。隨着負壓及脈衝頻率上升,氣化泡的形成亦會增加。氣化泡會自動爆破或被隨後而來的衝擊波所擊破,產生成局壓力脈衝及形成微小血腫。在軟組織的疾病上,氣化泡的形成及爆破是可以有效地瓦解鈣化性的沈澱物和導致微小的骨折。因此這種衝擊波能有效治療鈣化性筋腱炎(calcified tendinitis),假關節(pseudo-arthrosis),及不癒合骨折(non-union of fracture site)等疾病。
體外震波的適應症
- 頸椎-小面關節/斜方肌筋膜炎/脊間韌帶拉傷
- 肩關節-旋轉肌肌腱炎/鈣化性肌腱炎/五十肩/肩頸痛
- 腰椎-小面關節炎/薦髂關節炎/筋膜炎/脊間韌帶拉傷
- 肘關節-網球肘/高爾夫球肘
- 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髕骨肌腱炎/韌帶拉傷
- 腿部-腿後肌腱炎/髂脛束症後群IBS/腿後肌慢性拉傷
- 足部-足底筋膜炎/踝關節扭傷/鈣化性肌腱炎
體外震波的禁忌症
- 懷孕婦女
- 骨髓炎患者
- 急性發炎部位
- 局部感染者
體外震波的療程
須由專業醫師評估能量、頻率、深淺度、以及施打的部位。通常以3~6次治療為一個療程,每次間隔4~7天。每次治療時間不同(視病人的反應與面積大小而定)。治療中患部會有酸痛感,表示大腦清楚感知受損部位,但疼痛指數會漸漸下降,因此治療期間與治療師互動相當重要!這也是給醫師及治療師,在治療當中,治療的判斷及依據。療程後須由醫師評估效益是否再進行或結束療程。
體外震波治療後的注意事項
- 補充營養。
- 避免劇烈運動-治療後患部應盡量休息,48小時內不要劇烈運動,並需避免泡溫泉或用太熱的水如浴。
- 冰敷治療部位-療後可能有悶脹或酸痛的感覺。通常至多持續約1~2天就消失,可以冷敷減緩不適感,但不要服用含消炎成分的藥物。組織的修復及再生通常在一到二週後就會開始,約一個月後達到高峰。後續施打的次數取決於病情的嚴重度,及治療的效果而定。
- 搭配電療治療效果佳。
震波擴散型VS聚焦型
兩者搭配;治療效果更全面
擴散型 | 聚焦型 | |
特色 | 全面解除緊繃筋膜 | 精準打擊發炎組織 |
強度 | 能量適中 | 能量較高 |
廣度 | 大範圍 | 集中痛點範圍 |
深度 | 達肌肉層 | 直達痛點 |
目的 | 快速改善疼痛 | 快速改善疼痛 |
震波 VS 徒手
兩者搭配;迅速恢復
震波-時間短;強度高-衝擊。單點突破
徒手-時間長;強度低-鬆解。區域放鬆
作者 : 高逢駿 醫師
經歷 :
- 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 骨科部總醫師
-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
- 中華民國足踝醫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