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7, 2022 | 其他分類
關節痛、關節僵硬?長時間反覆使用恐引發滑囊炎!
不可不知的骨關節疾病
人體約有150個滑囊,作用在潤滑、減少緩衝、幫助關節靈活移動、滑囊炎經常發生在轉動、摩擦、碰撞較大的位置,如肩膀、手肘、膝蓋、髖部、腳踝等。那麼滑囊炎的症狀有哪些?發生的原因?以及滑囊炎多久會好?
什麼是滑囊炎?
滑液囊Synovial Bursa又稱滑囊,是小型、封閉囊袋狀的結締組織,內部充滿黏性液體(滑液),介於我們的肌肉、肌腱與骨骼之間,常位於關節處,作用在潤滑、減少緩衝、幫助關節靈活移動。滑囊炎經常發生在轉動、摩擦、碰撞較大的位置,如肩膀、手肘、膝蓋、髖部、腳踝等,症狀從關節痛、關節僵硬、滑囊周圍關節刺痛、局部腫脹不等。
滑囊炎症狀
滑囊炎會隨著發生的位置不同,產生與位置相應的疼痛。滑囊炎的症狀有:
- 滑囊炎經常發生的位置與對應症狀表
位置 | 病名 | 症狀 |
肩膀 | 肩峰下滑囊炎 | 肩膀痛、肩膀僵硬、肩關節活動受限 |
手肘 | 鷹嘴突滑囊炎 | 手肘痛、手肘後方腫脹、局部積水 |
膝蓋 | 髕骨上滑囊炎 | 膝蓋上側痛、腫脹、積水、膝蓋活動受限 |
髕骨前滑囊炎 | 膝蓋前側痛、腫脹、積水、膝蓋活動受限 | |
髕骨下滑囊炎 | 膝蓋下側痛、腫脹、積水、膝蓋活動受限 | |
鵝掌滑囊炎 | 膝蓋內側痛、腫脹、積水、膝蓋活動受限 | |
髖部 | 坐骨滑囊炎 | 屁股痛、坐骨位置痛、僵硬、乒乓球大小腫塊 |
大轉子滑囊炎 | 屁股痛、髖關節外側痛、無法行走、上下樓梯 | |
腳踝 | 跟腱滑囊炎 | 腳跟痛、腫脹、無法行走 |
滑囊炎原因
引發滑囊發炎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可能是多種病因引起,創傷、感染、退化、自體免疫等問題都有可能。常見的原因有:
滑囊炎多久會好?
一般的滑囊炎在休息1~2星期後會逐漸好轉,但是滑囊炎復發的機率很高,有時甚至會轉為慢性疾病。所以滑囊炎的治療重點在找出致病的主要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一再復發。
滑囊炎治療方法
可藉由X光確認有無軟骨磨損、關節變形、骨刺等關節炎問題,來區分滑囊炎與關節炎,超音波來診斷滑囊炎的位置以及嚴重程度,感染性的滑囊炎有明顯的紅、腫、熱痛,可能會出現蜂窩性組織炎或發燒等全身性症狀,需進行清創治療,或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抗生素。若是非感染性滑膜炎,通常在冰敷、休息與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後多半會痊癒,若是治療效果不佳,才會進行抽水、注射類固醇,只有極少數需要手術治療。
滑囊炎的預防
- 避免重複、機械性動作、適時地起身活動。
- 多做伸展運動。
- 運動前暖身、運動不可過量。
- 維持健康的飲食、良好的姿勢與生活習慣。
圖片來源 design from freepik
作者 : 高逢駿 醫師
經歷 :
- 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 骨科部總醫師
-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
- 中華民國足踝醫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