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28, 2022 | 健康快訊
頸椎第五六節壓迫怎麼辦?
新北市55歲周先生是電子公司的工程師,興趣是投資看盤,長時間使用電腦,讓周先生肩頸僵硬、緊繃,假日都需要去推拿才能緩解疼痛。近日疼痛感甚至擴大延伸至手臂麻、有時感覺無力,而壓垮最後一根稻草的是,早上刷牙竟然連拿起牙刷的力氣都沒有。經家醫科專介到復健科診所進行頸椎牽引復健治療,但是過了三個月,狀況並沒有明顯的進步,甚至開始出現筷子使用不靈活,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維力骨科。
壓迫位置不同症狀不同
維力骨科高醫師指出像周先生這樣的患者相當的多,是現在門診的趨勢,因為長期姿勢不良,加速了頸椎退化,骨刺、椎間盤突出、小面關節炎等,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會造成神經壓迫。為周先生進行X光與病理檢查,發現周先生頸椎第五第六節有明顯的退化,除了有常見的神經根型壓迫症狀:手臂麻與手指麻外,還有脊髓病變的特徵,包括無力、靈活動下降等症狀,理學檢查上還發現,下肢的膝反射呈現高張反射Hyper-reflex。
頸椎第五六節壓迫症狀
高醫師安排周先生至醫學中心進行核磁共振影像檢查,果然發現頸椎第五、第六節之間的椎間盤突出,導致椎管狹窄,壓迫了從頸椎出來的第六根神經,這條神經掌管的是大拇指與食指。高醫師表示人的脊椎構造相當複雜,每個通過的神經負責不同的功能與感受,椎體與神經是交互影響。頸椎有七節八對神經,壓迫的位置、壓迫的神經根不同,產生的症狀就會不同。如手肘外側、無名指、小指麻痺、可能是尺神經壓迫,而尺神經源自於頸椎第五、六、七、八頸椎神經與第一胸椎神經,雖可由臨床上推斷壓迫位置,但仍需要影像佐證。
- 頸椎壓迫位置與症狀表
- 頸椎神經圖
脊髓型頸椎病變症狀
單純的神經根壓迫只會有麻痺的病徵,並不會有無法控制或是靈活度遲緩、知覺變差等症狀。而周先生已出現大拇指與食指不靈活的症狀(無法靈活應用筷子或寫字困難),這表示周先生的病情已發展至脊髓型頸椎病變又稱頸椎神經索壓迫症Cervical Myelopath。而上肢及下肢反射呈現高張反射Hyper-reflex也是症狀的一部分。嚴重者會出現下肢麻木,步態不穩,甚至是行走困難、活動受限。
- 脊髓型頸椎病變部位與症狀表
部位 | 症狀 |
---|---|
下肢 | 下肢麻木、疼痛、僵硬、行走不穩、無力、下肢痙攣、活動受限、臥床不起、行為喪失。 |
上肢 | 上肢麻木、酸脹、燒灼感、疼痛、 無力、活動不靈活、寫字困難、筷子、端碗、釦釦子等精細動作無法執行。 |
軀幹 | 胸、腹部麻木、疼痛、緊繃感以致胸悶不適。 |
感覺障礙 | 膀胱、直腸括約肌障礙,尿急、排尿無力、尿不盡感、便秘等,嚴重者失禁、部分男性性功能障礙。 |
多數脊髓型頸椎患者症狀會持續加重,而周先生病況是頸椎椎管都收窄了,神經根與神經索已受壓迫產生明顯病徵,高醫師建議並為周先生轉診至醫學中心進行手術。周先生切除突出的椎間盤,為中樞神經索及神經根進行減壓,並置入支架及人工骨做頸椎融合手術,手術相當順利,術後的二個月以頸箍固定,拆除後隨即進行運動治療,加強頸背的力量。
頸椎手術治療
現階段因為醫學的進步,頸椎手術大多以前位小傷口方式進行,也就是從脖子前面開刀。而前位頸椎手術又可分為傳統用支架搭配鋼板的頸椎融合手術,和新型的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二大類型。頸椎融合手術是透過將病變處壓迫神經的椎間盤挖除後,再置入支架(cage)造成上下節骨頭融合,來發揮減壓以及穩定頸椎的作用。但相對的,頸椎活動度會因為融合的關係變越少,且也增加融合處上下2節「鄰近節退化」,增加二次開刀風險。而活動式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則是改用置入活動式人工椎間盤(artificial disc)代替人體損壞的椎間盤,代替融合用的支架。因為椎間盤是可動式的,比起傳統手術,有幾個優點:
- 保有頸椎原本的活動度。
- 保有頸椎自然的前凸弧度( lordosis)。可降低術後脖子僵硬疼痛的問題。
- 減緩頸椎鄰近節段退化的機率。
而不管是使用傳統融合手術或是人工椎間盤手術,都有健保及自費的醫材可供選擇,這方面可以上醫材比價網做查詢喔!
如何防範頸椎壓迫?
高醫師提醒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姿勢,可以有效降低腰酸背痛的發生與延緩頸椎退化。建議這樣做~
- 減少長時間低頭看書、滑手機、電腦,並調整成正確姿勢。每看手機20分鐘,需眨眼與活動肩頸。
- 縮短工作時間,每1-2小時,起來活動伸展5-10分鐘。
- 正確睡眠姿勢,剛好的高度支撐頸窩。
- 多做頸部伸展運動與訓練頸部肌群。
- 規律的運動。
圖片來源 design from freepik
作者 : 高逢駿 醫師
經歷 :
- 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 骨科部總醫師
-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
- 中華民國足踝醫學會會員